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生态康养产业是为社会提供生态康养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业态总和,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融合度高、潜力巨大。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为充分发挥安康生态优势,培育千亿级生态康养产业,促进生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大意义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安康建设休闲养生秦巴明珠的新定位,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阶段性目标,为我市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发展生态康养产业指明了方向。安康作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汉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绿色生态资源富集,生态康养旅游、富硒资源利用开发等特色明显,发展生态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潜力优势。目前全市正处于适应市场新需求,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时期,必须抢抓机遇,坚定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高质量发展之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对于安康来讲,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全民健康的百年大计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以民生为本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的具体行动;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应对航空高铁时代来临、加快发展“三个经济”、促进生态友好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是推动安康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加快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迫切需要。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重点推进生态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促进中药产业振兴发展、推动高酒食品产业迈上台阶、培育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形成规模,增加供给、创新模式、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加快“康养+”新业态培育和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生态康养产业体系,打造国际健康城,培育西部生态康养产业强市,把安康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养生之都和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365bet官网首页_365被限制如何解决_Best365官网登录
实施山水田林湖系统治理,厚植绿色优势,夯实生态根基,扩大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依托资源禀赋,统筹谋划,分类指导,位发展,围绕“绿养”“硒养”“水养”“文养”“药养”“动养”“食养”等特色路径,促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功能互补生态高效的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强化“康养+”发展理念,推动生态康养与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美丽多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医疗、养老养生、旅游文化、体育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以创新为引领构建全产业链。
市场主导、开放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着眼国内国小两个市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吸纳各类社会资本,构建开放共赢产业业态。
民生为本、共享发展。着眼于后脱贫时代人民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牢固树立全民健康理念,将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三)发展目标
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有突破、十年见成效”目标思路,到2022年,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康养项目,开发一批精品康养旅游线路,培育一批康养知名企业,打造一批特色康养品牌,建立批康养行业规范标准体系,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生态康养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到2025年,初步建成5个森林康养基地、10个生态康养文化旅游景区(度假区)、10个特色康养小镇,建成中高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康养产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产值突破1500亿元,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到203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格局,生态康养产业产值突破2500亿元,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生态康养示范城市。
(四)空间布局
按照产业集聚、错位协同、特色发展要求,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强化核心引领、轴线延展、带状集聚、多点支撑,整体构筑“一核两轴三带四线多点”康养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核引领:安康中心城市包括高新区、城东新区、瀛湖;两轴延展:汉江亲水蓝廊和秦巴绿廊生态景观轴;三带环绕:秦岭、巴山和汉江生态养生带;四线串联:国道210。541、316、346景观公路线;多点支撑:宁陕森林康养、镇坪中医养生、紫阳富硒疗养、平利田园养生、石泉休闲度假养生、汉阴富硒美食养生、岚皋巴山绿水养生、旬阳太极文化养生、白河秦楚风情)。
三、主要任务
(一)发展重点产业
提升发展重点产业提升发展生态康养旅游和运动健身产业。按照全空间布局、全产业打造、全社会参与的要求,依托秦岭、巴山、汉江,重点建设镇坪飞渡峡、南江湖、石泉后柳、秦巴风情园、汉滨双龙、汉阴凤堰古梯田、平利女娲、白河天宝、岚皋神河源·千层河等10个生态康养文化旅游景区(度假区)。依托森林资源形成“天然氧吧”,建设一批森林小镇、森林人家、森林步道和森林疗养康复场所,建成南宫山、悠然山、上坝河、蒿沟、天书峡5大森林康养基地。实施重点旅游景区提升工程,加快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俗,重点打造富硒养生、秦巴绿廊、巴山画廊、汉水风情、通用航空等5条以上旅游线路和541、210和316国道康养旅游示范带。提升中心城市康养旅游承载能力,创建瀛湖国际休闲旅游康养基地、安康城东康养产业创新示范区。各县区因地制宜建设旅游景区依托型、特色小镇引领型、美丽乡村发展型、富硒产业带动型等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积极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推进文旅融合、旅居与康养融合,加大对汉水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富硒文化、茶文化、中医药文化的整理挖掘和传播力度,打造一批康养特色节庆文化活动,谋划建设一批秦巴生态景观摄影写生婚庆等文旅基地。推进生态与田园、康养、中医药、文化、旅游、教育、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运动健身产业,策划开发健身徒步旅行、水上漂流、户外露营等山地、水上运动产品,举办山地、冰雪、沿水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全国性赛事,打造安康中心城市体育产业聚集中心。2030年,建成5个以上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特色康养小镇。突出药疗、硒疗、水疗养生,重点培育镇坪曙坪中药养生小镇、宁陕皇冠健康小镇、瀛湖水画小镇、石泉池河金蚕和中坝作坊小镇、紫阳焕古硒茶小镇、平利女娲和正阳硒茶小镇、白河中厂木瓜小镇、汉阴蒲溪温泉小镇。
着力振兴发展中药产业。立足安康特色,依托现有医药研发能力和医疗机构资源,重点扶持自主研发药品、医用耗材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的生物医药产业。推动“秦巴药谷”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研发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支持在“飞地园区”、镇坪县建设全国标准化中药材贸易集散地。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新兴业态,推进药旅融合,重点打造石泉本草溪谷中医药旅游养生基地、镇坪麦渣坪和曙河国际中医药康养旅游度假区、汉阴华晔山田坝杜仲康养谷。建设富硒生物科技研发平台强化硒原料医药保健研发创新应用,加大药品、保健品与药食源系列产品饮品综合开发。结合硒与中药双重保健功能,推进硒中药材与富硒药膳、功能性食品、特殊医疗配方开发融合发展。支持社会资本和中医药资源丰富的县区建设中医药文化街、中药材观赏园、中医药体验馆、养生度假村,鼓励中医院在具备条件的宾馆、景区等设立中医药服务阵地。
大力发展富硒功能食品产业。以富硒、有机、绿色为特质,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着力发展茶叶。魔芋、畜牧、水产、林果、蔬菜、粮油、药材、蚕桑、食用菌等特色优势富硒农业。推动富硒与旅游融合,建设富硒特色农业农产品供应基地。农业园区、观光示范村和体验农庄。加强富硒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富硒功能食品生产基地。加强健康农业园区建设,打造中国(安康)富硒产业园。依托天然富硒等资源,发展功能食品产业。挖掘提升创新安康美食小吃、特色菜肴、传统宴席,以“中华名宴”体验店、美食旅游综合体、特色美食街区、美食农家以及美食特色店、老字号、示范店为平台,打造中国富硒美食之都。
推动发展养老养生及健康管理产业。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设一批中医特色康复示范基地。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发展老年人日常照料与护理服务业,推进医养结合,推动城市二级公立医疗服务机构转型和医养中心及医疗养老联合体建设,到2025年建成镇坪水晶湾等10个以上大型生态养老机构和10个以上医养结合核心区。培育规模化、连锁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品牌。推进养老养生服务融合发展,建设高端健康养老养生工程。培育发展健康管理产业。积极发展以疫情防控、公共卫生的应急、健康信息档案、健康检测、健康干预。慢病管理、家庭医生、健康咨询、健康保险等为主的健康管理产业。创新“智慧康养”模式,推进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应用体系建设,探索“互联网+医养结合”020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支持智慧养老与VR+养老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着力发展健康教育培训产业。
(二)强化创新驱动
建立协同创新体系。发挥现有科研院所技术优势,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组建康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医药康养产业研究院,申报创建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设立创新基金,实施康养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支持生态康养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
加强引智和人才培养。推进院地产学研合作,建立康养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引进有国际水准的康养产业领军人才和高端创新团队。采取设立人才基金、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流入。建立完善康养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陕西远元集团修脚产业等培训机构开设康养专业,建立专业化、标准化、职业化人才培养机制。
(三)突出项目带动
围绕全产业链培育,深度谋划一批康养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立康养产业重大项目库,积极争取中省资金支持,强化要素保障,每年滚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开放招商,加强国际合作。“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上市企业对接,推动与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康养产业协会、中医药协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健康机构深度合作,引进大集团大资本战略投资。
(四)培育打造品牌
培育生态康养产业龙头企业,按照产值或者销售收入亿元、20亿元、50亿元以上梯队打造。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培育新模式创造为方向培育一批上市公司,支持企业以兼并重组形式实现间接上市。鼓励企业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支持建立产供销体化的专业化企业集团。加强康养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组建康养产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或经营集团通过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和品牌区域四位联动形成区域品牌经济,构建区域公共品牌。制定“富硒有机绿色及地理标志产品”和“三品一标”基地认证、全国驰名商标、省级着名商标、市级知名商标奖励政策,打造一批“中华老字号”“西老字号”“安康老字号”品牌。
(五)推动产业融合
强化“康养+”“智慧+”理念,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エ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深化康养产业跨界融合,改造升级传统业态,培育壮大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以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融合、智能化创新、多元化供给、协同化举措构建“互联网+康养”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大健康、大数据、大旅游”产业和农林、医药、医疗、养老、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康养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建立康养专家咨询委员会,顶层设计,全域规划,多规合一,分步实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业态培育,加强试点示范。建立康养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加强动态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估,构建资源要素集约高效推进机制。
(二)完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中省康养产业相关政策,创新财政支持、土地供给、税收优惠、人才培养、投融资机制。强化用地保障,统筹调剂“增减挂钩”保证康养项目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整合公共资源,扩大政府投资平台资本金。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积极探索采取PP模式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康养产业发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创新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加强金融支持,利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康养产业信贷投入,完善融资担保制度,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
(三)强化基础保障。制定实施生态康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发挥交通、水利、通信、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先导作用,加快水电路气讯、停车场、住宿、餐饮、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为康养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建立帮扶机制。统分结合、权责明确、运转高效,实行康养产业重点任务推进月调度、季通报、年评估制度,建立部门协作会商机制,强化产业帮扶、项目帮扶,培育做强市场主体,建立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分级调度、分类施策合力推进机制。
(五)营造良好氛围。积极举办国际性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硒博会、富硒美食文化节、汉江龙舟节、汉江冬泳、安康半程马拉松等各类赛事活动,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全方位宣传推介安康富硒大健康养生品牌,吸引境外多层次多年龄段消费群体来安度假养生、休闲养心、抱团养老。广泛开展健康养生知识宣传教育普及,培养健康养生消费理念生活方式和养生文化,增强市民生态康养意识。
安康市人民政府
2020年3月10日